创业公司如何跨越“死亡谷”?汪建国讲述“独角兽”养成记
时间:2018-08-10 | 所属类别: | 浏览次数:3066

       在企业的成长曲线中,有一个非常可怕的谷底叫死亡谷,数据显示,85%-90%的公司基本都会在这里死掉。只有跨越了死亡谷,初创公司才有机会成长为瞪羚企业甚至是独角兽企业。

 

       在中国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之下,独角兽、瞪羚企业数量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活跃程度和未来潜力的关键指标之一。那么,究竟如何才能培育独角兽企业呢?

 

       8月9日,在南京市独角兽、瞪羚企业俱乐部走进栖霞活动现场,五星控股集团董事长汪建国分享了五星孵化独角兽的“秘辛”。

 


(图:五星控股集团董事长汪建国出席活动并发言)

 

       今年三月,科技部火炬中心和长城战略咨询发布的《2017中国独角兽企业发展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年末,中国独角兽企业达到164家,江苏有3家,其中,2家就是汪建国孵化的企业。

 

     “你做一个独角兽的企业,人家说你是偶然;你做两个独角兽企业,这就是成功的典范。”南京市栖霞区委书记邢正军充分肯定了五星控股的创业模式。

 

       “创业是艰难的”,在汪建国看来,创业取得成功的关键有三点,一是思想和思维;二是组织和文化;三是模式和做法。

 

       “人和人的差别是认识的差别;企业和企业的差别是认知的差别。”汪建国认为,创业最痛苦的事情就是惯性思维、路径依赖,他将其形象的称为“人在半山腰,思想还在山脚下。”

 

       为了打破这种惯性思维,汪建国一直保持着持续学习的习惯,这几年先后在长江商学院、上海交通大学高级金融学院、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继续学习。“只要你是人才,我就是为你服务”,他表示自己这几年早就转变了思想,号召创业企业一定要转变思想,要有互联网思维、顾客思维和用户思维。

 

 

       汪建国认为,现在很多企业都是流程化的组织方式,只对流程负责,不对结果负责。他还形象的举了一个俄罗斯栽树苗的谚语:有三个人栽树,一个负责挖坑,一个负责放树苗,一个负责填土,有一天放树苗的人请假了,于是挖坑的人不停地挖坑,填土的人不停地填土……“这个案例可能有点过分,但是这个案例在我们所有的企业都存在”,汪建国认为,做企业一定不能复杂化,企业的发展一定要抓住最本质的东西,商业最本质的东西就是创造顾客。

 

       2009年,汪建国卖掉了五星电器,开始了二次创业。短短九年的时间,已经在农村电商、母婴童、智能家居等不同的市场孵化除了汇通达、孩子王、好享家等成功的企业。

 

       “五星控股这几年的成功得益于模式创新”,他认为,现在企业家很大的任务,就是要创新创造,如果还是路径依赖,还是习惯思维,在顾客和商业基础设施发生变化的背景之下,是没有前途的。

0
返回列表